发布日期:2024-11-28 10:09:02 作者: 点击数:
11月22日,文传学院迎来了《中学语文名师论坛》第三期精彩讲座活动。本次活动邀请到了上饶市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中语文教研员汪蓉老师。她为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带来了题为“‘三新’背景下如何打造高效语文课堂”的教育教学经验成果分享。讲座由语言学与教师教育教研室主任邹钱华老师主持。 汪蓉老师围绕“‘三新’背景——新课标、新教材和新课堂”展开深入阐述,并特别提及了新高考这一不可忽视的背景因素。她指出,新课标的一次次改革旨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汪老师强调,“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基石,应成为语文课堂设计的核心。 在对比新旧教材时,汪蓉老师揭示了新教材在选文上的几个显著特点:古诗占比高达49.3%,新增了《红楼梦》和《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单元,涉及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课文增多,以及外国文学文化经典作品的引入。这些变化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和格局,也体现了教材编排方式的创新。 针对新教材的特点,汪蓉老师提出了“大单元教学”的关键词。她指出,尽管有些老师对大单元教学持抵触态度,但大单元教学并非洪水猛兽。其“大”主要体现在教学规划上,需要教师在设计时具备统筹观念,以落实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 在谈及新高考时,汪蓉老师详细解释了“一核、四层、四翼”的考察体系。她强调,新高考背景下的情境化教学应深入化、实际化和科学化。其中,语言文字情境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情境。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围绕学科的教学重点和落实单元提示语任务进行情境化教学,避免刻意求新。 最后,汪蓉老师从教师、研究教材、问题设计、科学评价、教学设计、养成教育等七个方面提出了在“三新”背景下落实高效课堂的切实有效措施。她指出,教师是落实高效课堂的根本点,需要进行角色改变和主动学习。同时,要深入研究教材中的文本、知识和教学价值,特别关注新教材中的写作训练。问题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了解学情,并在课上做到鼓励和引导。科学评价也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正确的评价,并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互评。在教学设计中,除了教学目标外,还要把握文体特色和学段意识。在养成教育方面,教师要建立规则和期望,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一致性和公平性。 活动尾声,邹钱华老师对汪蓉老师的精彩分享表示衷心感谢。他提到,汪蓉老师以其深厚的专业底蕴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带来了一场深刻而富有启发性的讲座。汪蓉老师不仅详细解读了新课标、新教材和新课堂的内涵与要求,还结合新高考的背景揭示了语文教学的新趋势和新方向。汪蓉老师提出的大单元教学、情境化教学等理念以及高效课堂落实的具体措施无疑为今后的语文教学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此次讲座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实践的深度,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大家纷纷表示,此次学习不仅加深了自身对“三新”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的认识和理解,更增强了今后打造高效语文课堂的信心。 (图/文 22文3周一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