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9-30 11:38:07 作者: 点击数:
2024年9月24日下午,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在逸夫楼312A开展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同课异构活动,院长葛新、副院长翟朋、汉语言文学专业全体教师及部分师范生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上饶市第一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廖焕山老师和广信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陈养彪老师作为特邀点评嘉宾,为活动的开展增添了专业的视角。 “同课异构”活动围绕高中学段统编本教材中的课文展开,学院老师和学生针对同一篇课文进行试讲,这一创新形式旨在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与进步。在活动中,师生们充分结合自身的研究专长和兴趣,完成了四篇课文的同课异构试讲。 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试讲中,吴丹樱老师结合课文内容,广泛引用资料,合理论证,完成了“孔子与学生对话内容”的深入剖析;陈志婷同学以“‘叹’中寻意”作为教学出发点,通过比较与分析孔子、曾皙的志向,让学生理解课文中“吾与点也”的深刻内涵。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试讲中,邹蓉老师注重对文本细节描写的挖掘,以“雪与火描写起的作用”作为教学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作者描写“雪”与“火”的作用;孙琦同学结合林冲的性格及命运变化情况,详细分析了林冲是如何走上反抗道路的,激发了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学习热情。在《红烛》的试讲中,张一文老师从知人论 “诗”、“三步阅读法”入手,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廖子睿同学通过比较、品读“蜡炬”“红烛”的意象内涵,详细分析了闻一多先生创写《红烛》的情绪变化。在《复活》的试讲中,林婧媛老师将《复活》与《老人与海》两篇课文进行对比阅读,详细阐释了外国文学作品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特点、风格及表现手法;干嘉怡同学结合课文具体内容,分析了玛丝洛娃与聂赫留朵夫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运用“心灵辩证法”分析聂赫留朵夫的内心世界,感受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之美。 师生试讲结束后,廖焕山老师和陈养彪老师分别对讲课的师生进行了专业、细致且富有建设性的点评。他们从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教学效果的达成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师生们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宝贵的改进建议。 此次“同课异构”活动是学院师生首次同台竞技的特色活动,也是落实学校“九月教学质量提升月”文件要求的专项教研活动。该活动不仅为师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和学习交流的平台,更激发了师生们对教学的热情和探索精神,为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文/彭雪 周鑫 图/钟婉 黄雅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