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施方案

发布日期:2023-10-10 14:51:28  作者:  点击数:   

 


为进一步贯彻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 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教育部关于 加强和规范普通本科高校实习管理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提高师范生培养质

量,特制定本方案。

一、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目标

以实践应用能力为本位,构建学用一体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按规定学分、 学时开展理论教学、技能实训教学和教育实践,突出教学目的的实践性、教学内 容的实践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教学方法的实践性和教学效果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原则与要求

1.实践教学体系中专业实践和教育实践必须有机结合。教育见习、教育实习、 教育研习贯通,涵盖师德体验、教学实践、班级管理实践和教研实践等,并与其他教育环节有机衔接(毕业论文、劳动、创新创业)。

2.坚持贯彻理论与实践并重原则,坚持以学生技能成长为主线。循序渐进开 展基本技能实训、专业技能训练、综合实践能力训练。专业实践教学,大一至大 三以理论实践相结合为主,大四以毕业论文写作为中心开展综合实践教学。教育 实践,大一、大二以基本技能诸如三笔字等实训为主,大三开展专业技能实践,主要是教育见习、实习、研习、微格教学训练等,以提高师范生的职业技能。

三、实践教学体系内容

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包括

(一)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课堂内外的实践教学活动, 毕业论文写作指导的综合实践教学活动。

(二)教育实训、实习。实训以校内为 主,实习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到中学进行为期不少于 18 周的教育见习、 教育实习。

(三)其他实践教学。入学教育及军训主要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方面 的训练和职业道德、吃苦耐劳精神、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学习能力等人文 素质方面的教育。社会实践是课堂教育的有益补充和延伸,是实现理论课堂与实 践课堂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以形式多样的 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实际,开展教学实践、专业实 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勤工助学等,以获得直接经验, 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理想信念。第二课堂主要包括学生社团、俱乐部、各类培训、考证考级、 自主实践、学科竞赛与科技活动等。

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动 口 、 动手

动足 、 动脑

职业技能训练

专业技能训练


教育见习



教育实习



教育研习

红色文化实践

军事训练

社会实践

戏剧节谷雨诗会

挑战杯 、 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

古典诗词对抗赛

古典诗词创作大赛


四、实践教学体系的组织实施与管理

在学院的统一领导下,由教研室负责组织实施。

1.教育实践实行“双导师 ”制。根据实践教学的具体形式,由双师型教师、 外聘教师等作为指导教师或带队教师,带领学生完成实践教学,同时明确对带队 教师和指导教师的要求。具体要求参见学校《上饶师范学院师范专业教育实习管 理办法(2022 修订)》《上饶师范学院师范生“双导师制 ”实施办法》《上饶师范 学院教师参加专业实践锻炼管理办法》《上饶师范学院外聘兼职教师管理办法(2021 年修订版)》等文件规定。

2.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方法,包括案例教学法等。按照“理论讲解—— 案例分析(或技能训练)——任务驱动 ”三个环节同步进行,通过运用现代化教 学技术和教学手段,形成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教学效率。

3.各课程组、教研室要制定独立、完整的实践教学计划,并针对实践教学计划编制实践教学大纲,规范实践教学的考核办法,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

实践性教学环节管理应依据学校及学院的实践教学管理文件,保障实践教学 环节的顺利开展。做到 4 个落实:计划落实、大纲落实、指导教师落实、考核落 实;抓好 4 个环节:准备工作环节、初期安排落实环节、中期开展检查环节和结 束阶段的成绩评定及工作总结环节。建立内部反馈机制,及时发现管理上的漏洞;同时还要制订完备的持续改进措施,及时纠正实践教学运行、内容上的偏差。

五、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

根据学校相关文件及学院《教育实践管理办法》《教育实践课程管理办法》 《教师实践考核标准》等制度要求,建立教师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学生实践  教学学习评价体系两方面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主要包括评价主体、评价标准和

评价方式及结果使用。

1.评价主体:师生双方。

2.评价方式:

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综合性评价等相结合。评价方法可采用定性评价 或定量评价。学生的调查报告、作业、作品、学生创新能力和各类竞赛及获奖情况都可纳入考核评价的范围。教育实践考核评价要涵盖师德体验、教学实践、班级管理实践和教研实践等

3.评价标准:

在评价和考核中,要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对教师的实践教学质量和学生 的实践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考核。各项指标均要建立科学的评分标准和评价标准。 坚持过程与结果考核相结合,以过程考核为主。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并与 相关学校建立起高效的沟通反馈机制,促进实践教学质量考核的不断改进和提高。

4.独立实践环节课程化,除教学大纲、教案外,应在实践教学结束后,进行课程考核与评价,完成实践课程目标达成情况分析报告。评价结果用以持续改进。